第483章_如果这是宋史
笔趣阁 > 如果这是宋史 > 第483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83章

  写的东西,,,笼统算什么,金军的东西两路领导,我直接写反了,

  金军在十一月初时南下,兵分两路。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率领,出平州,攻幽州;西路军的主帅是完颜宗翰,他由云中(今山西大同)出发,进攻太原;

  各自攻克目标后,渡黄河会师开封,进攻宋朝的都城。

  童贯当时在太原,面临的金国军事第一排名的完颜宗翰。这很相应,由宋朝兵马大元帅,对敌金国军事领袖,双方当量对等。

  可结果居然是空白。

  童贯先是愕然,惊叫出了一句名言,堪称是宋朝官场的共同心声——金国刚刚在边外远处立国,怎么敢做这样的事?!

  ……连东亚最大的辽国都灭掉了,来打你宋朝很奇怪吗?童贯的脑子还真就转不过来,他稍微等了几天,当确定了消息的真假之后,瞬间变得灵动无比。

  逃跑!

  童贯第一时间上马南逃,速度之快,让太原知府张孝纯措不及防,他跟着快跑,才拦住了广阳郡王。换了的却是一声怒吼。

  “俺是宣抚,不是守土。留下我打仗,那么多的将军都是干什么吃的!”之后童贯纵马狂奔,消失在民众的视线里。从这一刻起,他数十年建立起来的赫赫威名彻底坍塌了,岁月再一次证明,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坚韧到底,更多数的,都是童贯这样曾经勇敢的心。

  其实他本不必这样紧张的,他面对的是完颜宗翰,这个敌人的锐气已经在灭辽的过程消耗得差不多了,尽管掌有重兵,但征伐之心不再炽烈;更何况他背靠的是太原城。太原千年古都,要说文明什么的倒也说不上太多,它最著名的一点是“硬”!

  超乎寻常,不可思议的硬度。历朝历代打到这儿的战争都会卡壳,远的不说,五代时以柴荣之强拿不下它;宋初时赵匡胤终生常胜,拿它没办法;赵光义举倾国之兵把它攻克了,可是却耗时半年,累得全军半死不活,最后在远征燕云时掉了链子,埋下了宋朝不能统一中土的祸根。

  这时金军来了也是一样,完颜宗翰连取朔、代两州,到了太原时突然被顶住了。不管他们怎么进攻,太原城就挺在那里巍然不动。时间一长完颜宗翰放弃了,不能为了一个太原耽误整个战役计划,他留下了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,带着大部队向宋朝内境穿插。

  完颜宗翰的脚步至此被绊住,太原城让他腹背受敌,首鼠两端,他的西路军一直在黄河周边转圈,想攻心里没底,想回去心有不甘。时间一天天地过去,直到历史书翻过了这一页,他都没想好要怎么办。而直到那时,太原城仍然是宋朝的。

  回到东路的完颜宗望。这个人才是宋朝的灾星。完颜宗望在金国内部憋了一肚子的气,他的心情恶劣到了不杀人就会杀自己的程度。

  这是真实的,不久之后,他的生命就会走到终点。当然,更多的人在他到站之前早已提前下车。

  东路的金军先是在两天之内迅速攻破了檀、蓟两州,接着就杀向了燕云的首府幽州。在进攻的路上,完颜宗望终于遇到了挑战。宋朝的军队走出城墙,到野外与他交战了。

  来的人是张令徽、刘舜仁,以及幽州城防司令郭药师。这三位都是渤海人,带来了4万5千军队,基本上说,幽州方面能拉出来野战的全部家底都在这里了。

  宋朝把燕云的命运交给了渤海人,在张觉事件发生之后!

  当天的战斗是个笑话,两军对垒,张令徽、刘舜仁转身就跑,搞得像阵前哗变一样,郭药师稍微抵抗了一阵,带着人以更快的速度撤退。他精确地计算着与金军的距离,抢在完颜宗望到达之前回到了幽州城。

  之后把全幽州的宋朝干部从上到下抓了个遍,送给完颜宗望当礼物。

  郭药师终于“叛变”了……叛变两字是官方史书里给郭药师定的性,说这人在短短的七八年里接连叛变了两个东家,宋辽两国前后都被他出卖了,这人的品质真是恶劣!

  这样说的根据不知是什么,于辽国,渤海国是它亲手毁灭的,渤海人一直是二等公民;于宋朝,自己做过什么应该很清楚,近在咫尺的卸磨杀驴行为换了谁都得心寒。郭药师并不是孔门弟子,凭什么要求他像后来的武穆王一样?

  这个指责没道理。

  郭药师降金,被重新任命为幽州城防司令,另外赐给他金牌、完颜氏的姓氏。这些待遇远远地超过了宋辽两国曾经给他的好处,让他这一次的投降加倍的舒适愉快心情大好。

  于是他进一步有了新的表示。

  他建议完颜宗望大胆穿插,根本不必去管宋朝河东的精兵,一来有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去牵制,二来宋朝的军队和官场一样烂熟了,从来只顾自己死活,绝不理会旁边的安危。当此时,应该全速渡过黄河,过河之后一马平川,都是金军骑兵的天下。

  这是郭药师当了3年宋朝将军积累下来的业务知识,每一点都戳中了宋朝的软肋。当然,河东那边儿最精彩的事他是料不到的,别说是他,宋金两方面都被震撼了。

  ——义胜军叛变。

  叛变成了流行词,不仅降军复叛,连宋朝本国的军队也争先恐后的倒了过去。义胜军是宋朝得到燕云区域之后就地招募的一批民兵,大约有十几万人,参与河东的军事布防。

  宋朝从内地拨款养他们,这其间难免压缩了河东正规军的军费。时间一长,正规军愤怒了,生活质量全面下降,民兵抢了正规军的饭碗!一怒之下,难免骂街,各种威胁式的垃圾话喷了出去。

  义胜军听见了。

  他们不是宋朝内地的居民,是刚刚接收的原辽籍汉人,归属感本就不强,面对可能的危险这帮人直接选择了叛变。金兵的西路军两天之内连下朔、代两州,全是义胜军内部搞鬼,朔州是他们在战事正酣时打开了城门,代州更直接,他们把守城的将军给绑了,送到完颜宗翰的面前!

  西线是这种局面,就算河东军想支援河北也做不到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完颜宗望直扑黄河。而在黄河之前,宋朝还有几座河北路的军事重镇。

  保州(今河北保定)、中山府(今河北定县)、北京大名府等,它们是最后的屏幕。

  当战火烧到保州城附近时,消息终于传进了赵佶的耳朵里。这是个奇迹吧,局势已经到了当年澶渊大战的程度了,宋朝的皇帝居然才刚刚知道!

  之所以会这样,一来是到了年底,每年的郊礼在即,每个官都盼着大红包呢,谁拿烦心事去恶心皇上?二来是赵佶本人曾经下过御笔,谁也不许“妄言边事”,破坏大好局面。

  于是谁都憋着,下边的告急求救信堆成了山,也坚持不去打扰皇上……这时问题捂不住了,一下子让宋朝全体上下都跳了起来。

  每当读史看到这一段,我都忍不住欢呼。好,实在太好了,这是宋史20年以来最大快人心的事,这是战报,是噩耗,是不醒的梦魇的开始,但也是让人振奋的喜讯!看看下面一连串发生的事,相信每一个正常心理的人都会笑得很开心。

  先是赵佶被吓傻了,这个顶级的公子哥继方腊起义事件之后,第二次下了罪己诏,把自己犯过的错一一历数,记忆力空前的好,哪件也没落下。接着把花石纲、应奉局等一大堆的混账衙门统统关闭,把骗来抢来的地契还给百姓。这些做完了,他派出使者去向金国求和。

  陕西转运判官李邺带着万两黄金上了路,几天之后回来,金子不见了,求和被拒绝,问他都见到了什么,这人的回答很好玩。他一定是个新物种,受到极大的惊吓之后居然文采大发,这样说——“金军人如虎,马如龙,上山如猿,入水如獭,其势如泰山,中国如累卵。”

  赵佶更害怕了,这直接导致了狂欢的开始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里,之前所有不可一世的大臣权贵豪强们,如蔡京、童贯、梁师成、王黼、朱冲、朱勔等人都原形毕露,他们是什么,都只是些在体制内部作威作福狐假虎威的废物!

  <最先倒台的是蔡京。

  恐惧是最好的清理醒剂,赵佶惶惶不可终日,回想前尘,他一下子想到了谁是始作俑者。蔡爱卿……没有你哪有今天!

  他派人去蔡京家,勒令蔡京写辞职报告,从此退出官场,不许在体制内生存。这就是赵佶所能想到的最凶狠的报复了,他仍然没想过要杀人,哪怕是罢官,也准许蔡京自己辞职。而且他派去的人很有趣,一个是童贯,另一个居然是蔡京的长子蔡攸。

  蔡氏父子真是对活宝,老爹倒霉,儿子居然要亲眼见证。更好玩的是双方见面的时候,童贯说明了来意,蔡京就哭了,这时他79周岁了,白发苍苍老眼昏花,觉得自己特别的委曲。他哭着对童贯说,皇上怎么就不允许我再过几年好日子呢,这一定是有人在诬告我。

  童贯板起了铁脸,吐出来三个字——“不知也。”

  到这地步蔡京仍然不死心,他继续哭,对两位钦差大臣说,“……我忠心耿耿,二公要为我说句公道话啊。”话一出口,周围一片笑声。蔡攸是他儿子,居然被尊称为“公”。

  蔡京从此退出了官场,其他的人还在观望中,突然间传来了一个消息,把一切的侥幸心都狠狠地摔得粉碎。北方前线传来最新战报,金军在保州、中山府遇到顽强抵抗,无法攻破,完颜宗望当机立断不再纠缠,率领金军绕过了这一带,直奔黄河北岸。

  计算路程,只需10天,就会杀到开封城下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